喜茶創(chuàng)始人Neo:行走在荷爾蒙上的企業(yè)跑不遠專欄

餐飲界 / 高云鳳 / 2017-06-07 12:51:47
我們跟 Neo 約在喜茶廣州天河廣場這家店見面,去的那天,店里依然很忙,我們只好端著喜茶去了隔壁的冰激凌店。然后,一場 90 后之間的對話就這樣開始了……

我們跟 Neo 約在喜茶廣州天河廣場這家店見面,去的那天,店里依然很忙,我們只好端著喜茶去了隔壁的冰激凌店。然后,一場 90 后之間的對話就這樣開始了……

我們只是在喜茶門口拍了張照(中間為喜茶創(chuàng)始人 Neo)    

“有人說你一天喝 20 杯奶茶是真的嗎?”

“不止,要比這個多的多?!?/span>

直到現(xiàn)在,喜茶不論產品、研發(fā)、采購、市場還是營銷等環(huán)節(jié)都還是 Neo 一個人在把控,雖然這并不是什么好事,它很大程度上容易受制于個人思維。但這對于處在風口浪尖的喜茶來說,各環(huán)節(jié)的無縫連接、以及最終呈現(xiàn)給消費者的效果卻能最大程度得到保證。

當然,很重要的一點也是打從做這件事情開始,他就不希望企業(yè)受制于人。這也歸結于他不太擅長跟人打交道的性格。

“我一直相信,消費者才是最精明的”  

Neo 一直在強調凡事要保持理性,任何的商業(yè)運作都脫離不了科學規(guī)律,就像人們對喜茶的關注也會從嘗鮮變?yōu)槿粘R粯?。對企業(yè)來說,最終要落回的還是產品、商業(yè)模式以及文化的打造上,過度依賴于人會導致企業(yè)喪失主動性。

很多日本企業(yè)的老化便是受制于此。連續(xù)虧損 4 年、 2014 年虧損金額高達 64 億美元的索尼之所以走向衰敗,領導的個人主義和績效考核,導致員工失去熱情就是最根本的原因。反倒像美國硅谷公司,沒有誰會在一家企業(yè)呆很久,但他們的員工為公司創(chuàng)造的貢獻卻不可估量。

綁定式的人員管理模式讓索尼陷入泥潭    

所以我們看到喜茶把店里流程全部裁的很細,所以它店里流程的標準化程度很高,所以它店里每個員工都會被固定在非常窄的一道工序里面……這么做,本質上也是在將企業(yè)的風險指數(shù)降到最低。

員工也被嚴格標準化    

創(chuàng)始人對核心技術的掌握程度同樣重要。  

對喜茶來說,以產品為原點來拓展企業(yè)的模式,使得 Neo 每天不得不花費大把時間和精力在這上面。奶茶里面少放了一塊冰會立馬讓他沒狀態(tài),每天至少喝 20 杯以上奶茶(不是整杯喝掉……),甚至耗費幾個月研發(fā)出一款產品,最終也沒在菜單上出現(xiàn),在他這兒都是常事。

很多背后的功課是菜單上看不到的    

“不要把簡單的東西復雜化,當你全部弄懂的時候事情就會變得很清楚?!彼f自己寧愿開始時慢一點,這樣以后就會很快。沒有哪家偉大的企業(yè)可以靠荷爾蒙支撐很遠。

跟巴奴、樂凱撒等餐飲企業(yè)保持著同樣步調,喜茶對上游產業(yè)鏈的打造也非常重視。

產業(yè)鏈上游是產品最基礎的保障    

目前,喜茶的茶葉全部進口于臺灣、泰國和越南,不僅因為這些沒有被污染的土壤能帶給消費者更佳口感,更重要的, Neo 希望通過提升供應鏈的控制能力來鼓勵茶農種植好茶葉,以保證長期可持續(xù)的茶葉種植、產品差異化和盈利能力,形成良性循環(huán)?!斑@將會成為喜茶無法模仿的壁壘。”他覺得深耕上游是件有意義的事。去年獲 IDG 資本 1 億元的投資,喜茶也將主要用在這上面。

“大眾點評上的每條評論,我都會去看”    

產品自然構不成品牌壁壘,尤其是制作和開店門檻普遍偏低的奶茶行業(yè),不過努力做出消費者喜歡的樣子,卻能有效增加他們對品牌的好感度,這對產品研發(fā)環(huán)節(jié)尤其重要。

消費者要的往往跟商家不一樣,你也許想說你的東西從哪里來、有什么愿景,但他們在乎的無非只是你放沒放糖或者是加沒加奶,又或者像 Neo 說的,年輕人對茶本身并沒有什么概念,他們只是喜歡好喝的東西罷了。  

就像星巴克在中國銷量最好的不是什么苦的要死的美式,奶和糖多一些的拿鐵和星冰樂才是硬道理。

奶油這么多,可它在星巴克賣的反而最好    

喜茶把自己的產品類型分成了兩種,一種是用于滿足消費者喜好的“營銷型”,一種是用于推廣茶文化的“產品型”。前者主要是為了滿足大眾需求(好喝、曬朋友圈等),后者則是為了博得品牌認同感,這都是基于顧客需求做出的行為。

做這件事五年,Neo 依然會把很多時間用于一條條翻看大眾點評的評論上面,“只要不是廢話我就會去看,但這里面有一個度,你不能完全不聽消費者的建議,也不能完全聽。喬布斯說自己要引領需求,那是因為他已經非常了解消費者了?!?/span>

喜茶提供的不只是一款產品,而是完整的產品體驗    

相比于提供單一產品的奶茶同行和小吃店,有意把平效降低、不斷在店鋪面積上拓展的喜茶則是提供了更完整的產品體驗,從產品本身到裝修氛圍、 Logo 、包裝設計等等這些,都成了年輕人愿意花時間來店里坐坐的原因。這本質上是一種品牌價值感的體現(xiàn),同時,也是喜茶堅持不放加盟的出發(fā)點。

“如果喜茶是因為不放加盟沒做大,我也不后悔”  

Neo 給我們做了個比喻:餐廳的經營類型分兩種,一種是像麥當勞這樣的“需求型”,顧客想要從這里得到的是穩(wěn)定、安全、便捷的漢堡。另一種是像星巴克這樣的“認同型”,顧客想要的得到的是暫時脫離家庭和工作壓力的第三空間,是脫離基礎需求之外的東西。麥當勞之所以能依靠加盟的方式擴張,而星巴克只能靠合資來掌握絕對主動權的原因也是在此,文化這種東西,單店加盟的形式是創(chuàng)造不來的。

喜茶恰恰屬于后者。

“說句難聽的,如果過了很多年后我發(fā)現(xiàn)是因為沒放加盟導致我做不大,我都無所謂。”  早期在加盟上栽過跟頭的 Neo 不含糊的說。

除去加盟商難管理的因素,在加盟方面極為謹慎的喜茶,也是因為早就體會到了這么做容易讓企業(yè)后續(xù)乏力,它畢竟經歷過這樣的階段。不管怎樣,產品都是他覺得打開市場的唯一方式,但想要守得住市場,最終靠的還是品牌,是那些我們根本看不到的、隱形的東西。 也就是說你不能只有劍,更重要的還在于你有沒有盾。

提到喜茶,逃不掉的話題是排隊,“喜茶雇人排隊”甚至已經成了近期網(wǎng)絡熱點話題。

最終決定是否能持續(xù)排隊的絕不是跟風    

相比雇人排隊的說法,我理解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喜茶開店策略的調整。

可以看到,從更名為喜茶開始,它便由過去一步步拓展和遷移的開店形式轉為主攻一線城市,開始在有意拉高大眾對品牌的關注度,從而使區(qū)域范圍內的認可變成了全國范圍內的好奇。廣州、深圳、上海、北京不僅意味著更高的消費力,它們更多代表的是中國這片土地上最強的品牌勢能,這無疑會將排隊戰(zhàn)線拉的更長久,也將大眾對喜茶的關注度拉到了最高點。

“找人排隊,維持一兩個月也許可以,我不信能維持一年?!?Neo 說。他一直相信,最能判斷事情好壞的一撥人不是別人,是消費者。  

消費者終歸還是要回歸理性的。喜茶還會一如既往嗎?或許它還要更快些……

本文來源:掌柜攻略,由餐飲界www.txylsyj.cn整編報道,轉載請注明來源!

1.餐飲界遵循行業(yè)規(guī)范,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餐飲界的原創(chuàng)文章,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"來源:餐飲界",不尊重原創(chuàng)的行為餐飲界或將追究責任;3.作者投稿可能會經餐飲界編輯修改或補充。


媒體官方合作